产品中心|PRODUCT

当前位置:主页»产品中心»产品分类一»

科学网“SCI至上”对博士培养的影响

发布:巴黎人娱乐游戏 浏览:
详细介绍:

我国科研体系评价喜欢用SCI论文数量和IF高低来衡量,非常简单直接的数学计算。以此标准来看,我国很多高校以及科研单位都已超过很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单位。作为科研论文主要生力军的博士研究生们,对此贡献了不少力量。

但却有一个悖论:各大高校科研单位靠自己的博士生们产出如此多的高水平SCI,为什么在招聘的时候却不喜欢自己的人,而非要有至少三年海外经历的、甚至海外博士还能更受优待?

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一直在思考是为什么。

一方面,这其实反映出国内各单位机构自己虽然表面大力宣传自己论文数量质量如何之高,学术能力如何之强,但实质对这种“以SCI为中心”的博士生培养机制的深度怀疑和不自信。

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内各高校单位对国外科研体制、博士生培养能力的崇拜。

那么,“以SCI为中心”的博士培养机制问题症结在哪儿?国外培养机制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打个比方来说明下科研本身与论文的关系:

基于科学问题的科研就好比种果树:为了研究果树的生长机理,所以种下一棵果树,耐心浇水施肥,观察研究着各种条件对它的影响,多年之后结出的“果子”(论文),就是这整个研究过程自然而然的产物。同时整个研究也是基础扎实功底深厚。

基于SCI的科研,就变成了一切以快速获得“果子”为目的。于是很多人就变成了“侦查员”,寻找着最近世界上哪棵大树(领域方向)上好出“果子”,于是跟风做点工作就可以直接摘“果子”;如果这阵风过了大树枯竭了,那么再找另一棵大树,同样去收割“果子”。这样下来,虽然“果子”收获了一箩筐,并且有些“果子”确实看上去光鲜亮丽,但“摘果子”的人仍然不会自己种果树,研究终不能“成荫”。在这种风气下培养出来的博士,也十有八九是只会“摘果子”而不会“种果树”的了。

国外博士培养、博后培养(我主要指美国,因为我对其他国家不甚了解),相对而言,更加偏重“种果树”能力的塑造。从入学2年级之后的博士候选人考核(不同学校有不同叫法,有的叫Proposal, 有的叫Oral Presentation,相当于国内的转博考核),到后面预答辩和答辩过程,都更加看重对学生Critical Thinking (思辨能力)*的考核,即考核学生科学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的设计、中途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应对方案的采用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种果树技能。而不是光看文章数量和IF

当然,国外也有滥竽充数的PI和学生,国内也有很好的专注“种果树”的课题组。只是说整体氛围上,注重“种果树”能力培养体制比只关注“果子”数量体制下培养出的能成“大树”的人才的比例要高些。

毕竟,科研实力、科学实力的真正提升必定是以有多少本土种植的大树为坚实基础,而不是单纯数“摘果子”的数量。以科学问题本身为目的的科研才能真正推动科学进步。

依靠国外替我们培养人才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或许在讨论纠正“SCI至上”的科研风气的同时,也该是时候考虑下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了,从而从人才和机制两方面形成构建科研事业的良性发展。

以上为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抛砖引玉,供大家一同探讨。



*Critical Thinking 能力不太好用语言来解释。类似于逻辑推理能力,加上整体构建和战略层面思考(Strategic Thinking)能力。


(题外话:前段时间听一个哈佛医学院的朋友讲,他们实验室一个发了两篇Nature正刊的博后申请NSFK99基金落选。K99相当于国内的“青千”,是主要资助优秀青年科学家建立实验室的。一人发过两篇Nature正刊,这在美国也是很罕见的了。但居然连美国的“青千”都拿不到。说明他们评选“青千”的专家组没有只看文章数量和IF,而有其它更多实质能力的考察,比如“种树”能力。)